close

 

       該主題是在處理族群之間衝突的問題(這地方不用種族的原因是因為,分成不同族群的標準其中一項即是種族血緣的問題,另外還有語言、信仰、長相、類似種姓制度的階層畫分等),本文有從整體面(族群和族群之間的衝突和合作)和個體面來看(解釋個人會因為自我利益因素來傾向會因為這個差異來劃分自己歸屬群體的自我認同,因此這種自我認同是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有所改變的)

 

        在整篇文章均是採取理性選擇的方式去解釋族群和族群間各希望利益極大化,以便得取政治上的資源,因此政治人物、信仰規章和正式政治競爭的規則(例如選舉制度),在所成為影響各族群間彼此決策的政治因素,因此在這之間形成的合縱連橫局勢的變化均是因為這個原因(有可能是合作,也有可能是激烈的衝突),在這篇文章我比較著重於個人自我認同的形成和整個社會架構中的關聯,因為這的確是長久以來都沒有定論的議題,而卻又常常在國家、政治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用現實上的實際體驗來看,人的態度的確會因為外在事物的影響而改變,在政治活動上取暖效應(人傾向表態支持已勝出的候選人,若是支持者未當選則傾向不表態、西瓜效應等等,的確會選擇較多人支持或是對自己較有利的態度做為自己對外的表態或是行動的指標。但是往往在這種個人可以選擇態度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到一個現象,若是這種因為個人理性判斷做出的選擇,通常都無法維持長久的(惟有長期形成的態度才不易改變),抑或是個人能夠選擇的態度僅在有限的範圍之內?

 

        倘若是某位祖先移民美國的北非人,雖然宗教和語言還有生活態度等方面都跟美國人一樣,而他個人也希望可以打入美國人的群體當中,這時候面臨選擇的不是他個人,而是他周遭的人願不願意接受一個膚色不一樣的人進入該團體,在這時候面臨理性選擇的主體究竟是該團體還是那位北非人種?而決定是否接納他的原因真的是因為理性的選擇嗎?

   

        這裡的就牽涉到兩個問題:

1.      決定自我身分認同,是群體塑造出的環境的影響?還是個體自我就有決定的能力?

2.      這群體本身擁有理性的認同,自我尋求利益極大化,還是領導這群體的少數人才擁有理性抉擇的能力?而在此情況下的理性抉擇是真的因為理智的判斷而做出的行為嗎?

PS.只是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士參考
因此文章若有錯誤的地方 請多多見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eancesliver 的頭像
    seancesliver

    Waiting For The Rapture

    seancesl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